date:
updated:

红星下的科幻-梦想坠地的社会学时代


苏联解体

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历了长期的动荡与下行,曾经飞扬的理想也在现实种轰然坠地。进入21世纪,心声的俄罗斯科幻仍然在艰难地成长,也创造了一些值得人们留意的优秀作品,这其中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地铁》系列。

苏联的解体等于宣告苏联在同美国的冷战中落败。作为失败的一方,俄罗斯的国际政治影响力直线下降,它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也不及从前。不仅西方世界不感兴趣,原本的苏联成员国也不再重视。

苏联解体后社会制度的改变也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苏联时代,文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一直受国家的领导。国家支持文学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其实行指导和监督。苏联解体后,文学创作者们失去了国家的支持,被迫“自谋生路”。这些原本衣食无忧的作者们不得不去面对残酷的市场经济。

苏联解体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在意识形态斗争中获胜的西方文艺界评判苏联时期文学的角度和标准依然延续了冷战思维,导致很多苏联文学无法得到客观的评价,削减了苏联文学影响力的同时也加深了世人对他们的误解。

相当多的作家或者迫于生计屈从市场要求,或者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而主动迎合,结果市场所需要的刺激性强和色情味浓的低品位的作品大量增加,文学创作出现低俗化的倾向。直接导致了俄罗斯文学在解体后的近十年时间里鲜有佳作诞生。

代表作家

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

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

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格鲁克夫斯基(英文:Dmitriy Alekseevich Glukhovskiy)1979年出生于莫斯科,拥有新闻学与国际关系学双学位,曾是新闻从业员和电台主持,长期在欧洲各国媒体工作。除了俄语,德米特里还精通英、法、德、西班牙、希伯来等多种语言,曾探访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甚至参加过北极探险。后因创作科幻小说《地铁2033》系列而为人所知。

《地铁2033》

《地铁2033》

《地铁2033》最初只是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于2002年开始在他的个人博客里写着玩的连载作品,任何人都可以免费阅读。而当时的他还在法国的欧洲新闻电视频道工作。后来小说越来越受欢迎,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便在2005年其整理成册出版。

《地铁2033》的小说故事设定在公元2033年,由于核战爆发,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辐射之下,人类几乎死尽。仅存的人类躲藏在莫斯科的地铁站里挣扎求生,布满辐射尘的地表已为各种变种生物所占据,地底的列车站台成了人们最后的聚集地。人类的生存空间在那些日益增多的变种生物的威胁下一天天缩小,人类几乎绝迹。故事的主角阿尔乔姆是核爆后出生的生存者,他的兴趣是收集战前的风景明信片,梦想地表的模样;某日,一起突如其来的事件迫使阿尔乔姆踏上旅途,前往其他的站台求援,以拯救自己居住的地铁站以及最后人类的命运。

《地铁:最后的曙光》

2006年3月,乌克兰的 4A Games 工作室找到了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希望将《地铁2033》改编成游戏作品,双方很愉快的达成了合作。后来在2009年的莱比锡游戏展上,《地铁2033》游戏开发计划正式公布。并在2010年3月份正式发售了小说改编的同名游戏《地铁2033》。

联系中国科幻

中国科幻文学的前两次起落和苏联科幻文学的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主要受到社会环境和政治运动影响,但眼下中国科幻的第三次兴起却和俄罗斯科幻文学的发展不太一样,走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引用刘慈欣的话:

只有在安定的生活中,我们才可能对世界和宇宙的灾难产生兴趣和震撼,如果我们本身就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科幻不会再引起我们的兴趣。事实上,中国科幻的前三次进程中的两次,都是被社会动荡中断的,社会动荡是科幻最大的杀手。现在,平静已经延续了二十多年,感觉到在社会基层,有什么东西正在绷紧,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时都可能出现。但愿这只是一个科幻迷的杞人忧天,但愿太平盛世能延续下去,那是科幻之大幸。

完结


← Prev 2020 草莓音乐节 | 红星下的科幻-技术时代与潜行者 Next →